环境工程系成立于2004年,并于同年开始招生。本专业围绕国家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”及“双碳目标”等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,服务区域“绿色低碳转型”等经济社会发展核心规划,旨在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社科素养、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,系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知识、工艺、设备等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;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,具备自主学习运用现代工具的能力,塑造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及项目全周期管理能力,实现人才在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、运营、管理和研发等多元化职业发展路径,形成"素养奠基-能力构建-实践转化"的完整“应用型人才”能力培养体系,完成从理论认知到工程实践的跃迁。
环境工程专业是河南省一流专业、河南省重点学科、河南省特色专业,河南省教学团队、河南省合格基层教学组织,依托本专业还设有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及“智慧新能源”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。
专业现有教师12人,均具有博士学位,其中教授2人,副教授7人。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,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,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,省级骨干教师3人,威廉希尔足球官网校级教学名师1名,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1人。中国颗粒物学会理事1人,河南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1人。由纵向顶层设计到横向制度支撑,环境工程专业以立体化、多层次的格局,构建了本科教育为主体、研究生教育迅速推进的发展机制。
专业依托智慧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、区域生态与环境修复研究所等科研平台,拥有13间1200 m2的教学科研专用实验室,配备扫描电镜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、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大型分析仪器,仪器设备总值1700余万元。完善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和充足的学科相关图书资料,可以保证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稳步开展。近年来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、出版教材/专著10部、完成省级教学研究改革项目10项、建设省级优秀课程3门。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教学、科研论文100余篇,国家级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,科研入院经费1000余万元,员工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创新活动中屡获佳绩,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项20余项;硕士、本科毕业生多进入中原环保、郑州热力、中国电建、北控水务等知名企业,获用人单位一致好评。
环境工程专业经多年教学科研的沉淀及不同学科合作的实践,在区域环境生态保护、污染治理及碳污协同治理、资源开发方向已经形成较强科研实力和社会影响力。为企业提供了多领域、全方位的技术服务,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专业以国家、区域战略发展为前提,以出色的教师团队和硬件平台为基础,以建立员工"环境科学+工程技术+信息技术"三维知识体系为手段,持续为国家和地区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,为共绘碧水蓝天的智力支持,贡献绵薄之力。